2018-03-19 中山公園音樂堂
伍迪·艾倫在2011年的時候創作了一部名為《午夜巴黎》的電影,影片中的主角乘坐著老爺車穿越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的法國巴黎,在塞納河左岸夜色籠罩的咖啡屋中與他心目中的大師一一相遇。
開篇近三分鐘的“巴黎風景秀”中,雄偉的埃菲爾鐵塔、浪漫的巴黎左岸咖啡屋、美艷的香榭麗舍大街、迤邐的塞納河風光,在黎明里、細雨中、黃昏后,縈繞著輕柔悠揚的爵士樂,讓人心醉神迷。
與巴黎當年繁華而真實的世俗盛景相比,普羅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也不過是那個“美好年代”的吉光片羽。所謂“美好年代”La Belle Epoque,這一法語詞匯是用于形容法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也泛指整個歐洲的美好年代。在這期間,整個歐洲都享受著一個相對和平的年代。該年代開始于1871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建立,結束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這個時期的主旋律是和平與發展,經濟環境良好,在樂觀的氛圍之中,科技與文化都收獲了長足的長進。
在這個“美好年代”出現過的藝術家們>>>
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
印象派繪畫(Impressionism)是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也發生在這“美好時代”。19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其影響遍及歐洲,并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雷諾阿、梵·高、馬奈、畢沙羅等,涌現了人類最杰出的藝術家們。
小說:追憶似水年華
在這“美好年代”誕生了法國20世紀偉大的小說家、小說大師馬塞爾·普魯斯特(1871-1922)。他的代表作有《追憶似水年華》(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的長篇巨著。
△《追憶似水年華》手稿第XX號練習本的最后一頁,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普魯斯特曾深愛的人也出現在這部巨著當中。他就是法國作曲家、鋼琴家雷納爾多·哈恩(1874-1947)。
哈恩10歲進入巴黎音樂學院,曾在戛納和巴黎的歌劇院任指揮,并撰寫音樂評論。其創作的藝術歌曲旋律優美動人,伴奏技法精湛,抒發了作曲家對愛情和人生的感慨,一直為世人所喜愛。
音樂:巴黎美好時代的歌
在法國音樂史上,有一位作曲家處在一個特殊而相當別致的位置中。從年代上看,他位于弗朗克、拉羅、圣—桑和杜卡斯、德彪西、拉威爾之間。他既是圣—桑的學生,后來也當過拉威爾的老師,他就是——加布里埃·福雷(1845-1924),他的音樂創作曲調秀麗、溫和、和聲富于色彩,他的音樂語言有典型的法國特色。
這一時期還出現了法國作曲家雷奧·德利勃(1836-1891)。他的作品與法國民間音樂有著密切的聯系,旋律流暢優美,管弦樂配器清澈秀麗,是雅俗共賞的精品,在各國頗為著名。他的舞劇音樂對歐洲芭蕾舞音樂的發展起了一定作用,柴可夫斯基的舞劇音樂都深受其影響。此外,他創作有三十多首浪漫曲、歌曲。
“美好年代”就是這樣一個崇尚美、發現美、創造美的時代。
2018/03/23 19:30 隨浪漫歌聲 憶似歲年華
法國抒情女高音麗迪希婭·施皮策與南非鋼琴家亞米利·布沙凱維茲,二人將帶來一臺浪漫的法國歌曲,包括福雷、杜巴克等人珠璣般的旋律,并將呈現巴黎“美好年代”的沙龍風范。 麗迪希婭·施皮策 抒情女高音
2013年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首演后,麗迪希婭·施皮策在國際著名音樂舞臺頻頻登臺,同時應邀參加許多重要音樂節,包括瑞士韋爾比耶音樂節、德國萊比錫音樂節、法國普羅旺斯-埃克斯歌劇節、華盛頓肯尼迪中心、芝加哥的拉維尼亞音樂節、凡爾賽桔園音樂節等。
麗迪希婭·施皮策生于法國,先后在里斯本和倫敦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師從著名西班牙女中音特麗莎·貝爾岡薩,開始了自己的聲樂之旅,隨后在老師的鼓勵下赴紐約求學,獲茱莉亞音樂學院碩士學位。在學期間,獲凱特·尼爾金利紀念獎學金國際大賽第一名,并在巴黎的法國雷奧保勒·貝朗大賽中榮獲桂冠。目前仍在德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格納的指導下深造精進。
麗迪希婭曾有幸與多位指揮家同臺,參加國際級大制作的歌劇演出,如佛羅里達州的坦帕上演的布里頓歌劇《五月皇后》中扮演南希,在紐約上演的《乞丐歌劇》中飾演珍妮,在布魯日上演的《灰姑娘》中飾演灰姑娘的二姐,在彼得·麥克斯韋爾·戴維斯爵士歌劇《同學》的紐約首演中飾演獄官一角。最近在紐約參加由伊夫庭卡指揮的羅西尼獨幕歌劇《軟梯》,飾演露西拉一角。2012年首次登臺瑞士韋爾比耶音樂節,在杰西·奧戈倫的指揮下,成功飾演《費加羅的婚禮》中的女管家馬賽琳娜。2014年在美國華盛頓的肯尼迪中心參演著名作曲家拉莫的歌劇《婚神與愛神的節日》,扮演婚神海曼。同年應威廉·克里斯蒂之遙赴美巡演,與樂團“Juilliard 415”同臺合作。2015年,她再次應瑞士韋爾比耶音樂節之邀,在普契尼歌劇《波希米亞人》中飾演穆賽塔。
亞米利·布沙凱維茲 鋼琴家
亞米利生于耶路撒冷,成長于南非,曾先后在德國萊比錫的門德爾松音樂戲劇學院及巴黎國立音樂學院學習,師從杰夫·科恩與皮埃爾-洛朗·艾馬爾。
15歲即與開普敦愛樂樂團同臺,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此后足跡遍布歐洲、北美、非洲和亞洲等著名音樂廳。曾參加享譽全球的奧地利薩爾茨堡音樂節、德國拜羅伊特音樂節、瑞士盧塞恩音樂節、“巴黎之秋”藝術節、意大利拉蒂納音樂節、德國“海德堡之春”國際音樂節、法國普羅旺斯-埃克斯歌劇節以及加拿大溫哥華室內樂系列音樂會等。
曾在許多國際大賽上榮獲桂冠,包括多特蒙德的舒伯特作品國際鋼琴大賽、勃拉姆斯國際鋼琴大賽、倫敦威格摩音樂廳大賽以及巴黎的雷奧保勒·貝朗大賽(Concours Léopold Bellan)等。此外曾獲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頒發的藝術家國際獎學金、法德論壇藝術家獎學金以及歐盟委員會獎等獎項,包括2010年獲得的舒伯特國際研究院獎以及2012年瑞士洛桑市頒發的一等獎。此外還是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以及雨果·沃爾夫國際協會的榮譽成員。2014年成為大英圖書館的“愛迪生”研究員。
2018年3月23日 周五 19:30 似水年華—巴黎美好年代的歌音樂會 抒情女高音:麗迪希婭·施皮策 鋼琴/藝術指導:亞米利·布沙凱維茲 曲目: 亨利·杜巴克:邀游 嘆息 憂傷之歌 過去的生活 約瑟夫·康特盧布:牧羊女之歌 選自《奧弗涅山歌》 李斯特:埃斯特莊園水之嬉戲 伊索爾德之死(改編自瓦格納)威尼斯的夜晚 第8首 福雷:奈爾 搖籃曲 月光 夢后 希西麗·夏敏娜德:維拉涅拉舞曲 銀戒 妮絲美人 夏天唱啊唱 雷納爾多·哈恩:致克羅莉斯 暗無星辰的夜晚 當我陷入她的亭閣 雷奧·德利勃:卡迪斯城的姑娘 票價:50 100 180 280 38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