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高度集中聽音樂?
文 | 阿布
當精神高度集中時,我們可以使用自控力將意識集中到身體的一個或多個器官。
比如,我剛才在想“意識”這個詞時,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大腦。想認真的寫一行字,做一頓飯,或聽一首曲子,都需要精神的高度集中。
事實上,我們的耳朵始終都處于“打開”的狀態,之所以這樣我們才可以從睡夢中聽到鬧鈴聲,才能獨處在一間安靜的房間并聽到來自隔壁的喃喃細語。既然都能聽到,何必要弄得更加復雜?
前不久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美國著名音樂史學家,爵士樂評論家泰德·喬亞(Ted Gioia)著作的《如何聽爵士》細致的講述了人們應該如何欣賞爵士樂這一特殊的音樂類型。泰德從爵士的起源講起,并分析了聽眾應該如何欣賞并判斷舞臺上音樂家們的“交流”。想要更多了解爵士樂自身魅力的朋友們,不妨買一本讀讀看。他的解析引導著你學會聆聽不同的節奏,音調和音色,以及個性。可在做到這一切之前,我們也應該學會怎樣使用我們的耳朵,而不是盲目的將聽音樂作為一項功課完成 ——何況,這一切的“訓練”也只是為了讓我們能更細致的聽到音樂的美。

當下,聽音樂的方式多得快讓我們不會聽音樂了。從在音樂廳,俱樂部現場,酒吧觀看演出到在家中使用監聽音箱,唱片機,手機揚聲器或同過監聽/非監聽耳機播放音樂——這些便利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都能享受到音樂帶給我們的美好。
但我們有因此而聽到了更多好的音樂么?一些時候,我們自我的“疏忽”可能造就了很多遺憾,也許一場聽完并無任何感想的音樂會在多年后成為了暢銷經典——是我們那晚的耳朵狀態不佳?還是個人審美的不同?也有一種情況,很可悲,就是在舞臺上的音樂家并沒有在“聽”他們自己的演奏。記得有幾次,在一家Live House,我很輕松地將身體倚著靠背,閉上眼,用雙耳細微捕捉著舞臺上的每一舉動,卻遲遲無法“聽見”就在我眼前不到10米處的鋼琴家的solo。首先,這與樂隊的大小無關:獨奏,三重奏,甚至大樂隊都會有這樣的問題。其次,這也與演奏音量大小無關,只不過這些演奏并不能穿過耳朵直達人們的心里,在耳外時,就散了。
美國著名鋼琴家,即興演奏家凱斯·杰瑞特(Keith Jarrett)在2014年NEA Jazz Masters上的演講中說道:“現在的人們根本不知道他們在聽什么。”
Keith Jarrett
“在以前沒有網絡的時候,人們會去外面‘體驗’音樂:去唱片店購買CD,去圖書館借唱片,或者去聽一場現場演出。”
現在的我們更多只是通過不同的網絡平臺聽音樂,不過在這個生活節奏快的時代,這似乎并沒什么。但音樂,源自于聲音的共振,只有在現場才能完整地體驗聆聽的整個過程——這也是一個音樂家和觀眾需要共同‘享受’的過程,如果只是一個人在臺上默默地演奏,那這個過程就不完整,就無法達到它應有的效果。
"Music is not something you can use words to describe. Music is either in the air and you find it or it is in the air and you don't find it, but you just don't try hard enough." —— Keith Jarrett
“音樂是無法使用言語來表達的。音樂只是在空氣中,你找到,或找不到她,而你只是不夠努力罷了。” —— 凱斯·杰瑞特
My Song Keith Jarrett - The Carnegie Hall Concert (set)
Keith對觀眾觀看演出時的“苛刻”要求是廣為人知的。在2007年的意大利翁布里亞爵士節(Umbria Jazz Festival)上,Keith在演出前用英語破口大罵,叫那些拿著相機的混蛋們“都他媽的把他們關上!”
“現在!” 他還說。
2010年,在Keith的一場美國舊金山(San Francisco)的獨奏音樂會上,他還與觀眾進行了一番辯論:
Keith:......記得四十年前在紐約的一家俱樂部,我曾經在我的四重奏演出時停下對一些觀眾說:“你們為什么不先聊完?我們正好休息一下。”...如果你們剛剛聽到了話,也許就會意識到,每當有人咳嗽時我就稍微暫停演奏,留出空隙。有更多的咳嗽聲時,我就只能彈的更輕點,但我越輕,咳嗽聲就越多。他們也因此都被錄下來了,所以...
觀眾:你就彈吧!
Keith:自從佩魯賈(翁布里亞)后我已經嘗試做一名好人了。
觀眾:你真是個混球。快彈吧!快點...學會處理它。萬一有人感冒了呢?
Keith:難道只有我感覺舊金山這么奇怪么?
觀眾:閉嘴。你為什么這么粗魯?混蛋。
Keith:OK,所以我應該開始彈了。這讓我想到一場我曾經的歐洲巡演,那些人可討厭美國人了。噢,那些喊“彈”的人,你們想,你們希望我彈什么?
觀眾: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Love?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Love? Ella Fitzgerald - Ella Fitzgerald Sings The Cole Porter Songbook
即便在我本人看過的2016年2月Keith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的一場觀眾頗為肅靜的獨奏會,他仍然在返場一兩曲后走到麥克風前說道:“這他媽的是什么?” 之后抬起頭并筆直的站在舞臺中央“給予”觀眾們時間對他進行抓拍。不過東海岸的觀眾似乎更有些幽默感,并沒有人與他頂嘴。最后,在音樂會終前,他還祝大家晚安,說:“你們表現的不錯了!”
所以,我們應該怎樣認真聽音樂呢?
對于演奏者來說,除了聽到每一個音符,還要聽到音符之間哪怕極為狹小的空間,這些縫隙看似只是音與音之間銜接的一條小路,但一旦凹凸不平,后果將不可設想。在聆聽的時候,盡可能不要讓音符快速的流失在空氣中,如果能捕捉到更多的聲部,那演奏出來的音樂也將會更有立體感。
而對于聽眾來說,無論是一名音樂家,還是一名愛好者在聽音樂,都需要做到用心去聆聽。深呼吸,放松身體,讓自己毫無壓力的去感受傳播到自己耳朵旁(里)的音樂——也許,你也可以先嘗試故意不去聽一段音樂,再讓自己的耳朵專注起來去捕捉。
如果在現場的話,那就更有意思了。首先,你要盡量選擇一位好的音樂家的演出觀看。很多時候,“聽不到”音樂并不是因為你自身的問題。對于我來說,有的錄音可以讓我聽上上百遍,上千遍,但那些并不讓我心動的,也許一遍都很難聽完。其次,如果你不是只想把一場演出當做背景音樂來聽的話,那你就要嘗試讓自己的身體進入一個良好的狀態。另外,在一場重要的音樂會夜晚前,一定要保證自己擁有足夠的睡眠。
前段時間我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看了一場我一直沒有機會看的著名古典鋼琴家。從我坐到自己在一樓的位置上后,我就開始精神高度集中,不過開場后10分鐘,我就困得睡著了。
在一場自己想看的演出前,也要讓自己身體做好準備,即便音樂再有趣,你也不能指望她可以百分百地喚醒你。不過,你也可能因此而得到一段良好的睡眠,但記住,別打呼嚕。
往往那些在演奏時發出怪聲的人的音樂讓人聽起來更加流暢,因為他們同音樂在呼吸——很多時候,我在聽Keith Jarrett的演奏時也會不由自主的哼出聲來,而恰巧,這些時候他也會停下來呼吸。如果我們在聆聽演奏家演奏時可以與他們一同呼吸,那得到的效果將是最真實的。
最后,想真正讓自己高度集中精神聽音樂,還要保持一顆虔誠的心。去年10月我在Blue Note Beijing彈給我愛人Wandy的“愛的記憶”,我之后聽了很多遍。每次,用心聽時,都會默默落淚。感謝Wandy,也感謝Till Brönner柔情的小號演奏。 阿布 — 愛的記憶 來自保利劇院訂閱號 00:0007:12錄音&縮混: MaxTeam
《少年琴狂》 阿布鋼琴獨奏音樂會
演出日期
2018年8月13日 19:30
演出時長
100分鐘(含中場休息10分鐘)
演出票價
580/380/280/180/80 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