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孩子來說,故事充滿了趣味性,在千奇百怪的情節中能激發孩子們對世界的無限想象。特別是孩子在幼年時所聽到種種故事,會在他們的心中撒下'想象力'的種子。”
當爸爸媽媽們,給孩子細心講述故事的時候,其實身邊的孩子已經會根據你所描述的內容,在腦海中想象成一個動態的畫面。
在這過程中,其實你也在培養著孩子的想象力。
語言的力量,圖畫的力量,讓孩子更能夠感受到活力、喜悅與幸福。
那些伴隨著繪本成長的孩子們,都擁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對外界充滿愛和想象力。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給孩子看過、讀過德國從業30年音樂教育專家海蒂·雷能創作的《聽,小蝸牛艾瑪》的繪本故事。

這本繪本,帶領孩子一起理解每個人的獨特性、了解音樂并且愛上音樂。
小蝸牛艾瑪,在她的一次次外出旅途中認識了好多身懷本領的小伙伴:翩然起舞的小蜻蜓、辛勤工作的小螞蟻還有喜歡音樂的小蟈蟈......
遇見了這么多有趣的小伙伴后,艾瑪覺得自己很平凡,只是一只“慢吞吞”的小蝸牛。
但是,當她神采奕奕地講述著一路以來的見聞后,大家都對她的細致觀察表示贊嘆!
周圍的小伙伴紛紛對她說:
“你是獨一無二的,你是偉大的觀察者,而且你還是個講故事的天才”
“如果沒有你,我對自己的小小世界的了解頂多有現在的一半。”
“如果沒有你,世界的美麗就少了一半。”
從繪本《聽,小蝸牛艾瑪》里,很多人才更加鮮活地感受到每個人的獨特性。
在看似純粹的情節中,其實作者海蒂·雷能更側重突出的是“小蝸牛艾瑪”的情緒轉變。
在有些有聲繪本中,小朋友們更是能聽到與之匹配的音樂演奏。
而在作曲家史特凡·馬爾采夫的精彩創作之下,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一架鋼琴這些樂器在用特別的方式配合艾瑪情緒的轉變,或歡樂、或悲傷、或情緒激動。
在悠揚、沉重、輕快......的音樂聲中,小蝸牛在講述著自己看到的故事,而正在認真傾聽的小朋友們也更能切身感受到情緒的不斷變化。
2019年1月12日,由德國原版繪本改編的多元藝術啟蒙音樂會《聽!小蝸牛艾瑪》即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小劇場童趣上演。
當繪本從你親口講述給孩子聽,到一個專業團隊在劇院大舞臺上盡情表演、演奏,我想對于孩子來說,這一定是一個令孩子十分難忘的回憶!
配合著豐富的音樂篇章,現場的樂團用小小的音符制造出大大的戲劇效果,表達著超出文字之外的情緒和情感。
當這些歌曲都在現場一一演奏,你能聽出小蝸牛艾瑪的情緒也一一轉變了嗎?驚訝、快樂、難過、害怕都在故事中、音樂中逐一呈現。
《聽!小蝸牛艾瑪》,讓現場的每一位觀眾通過耳朵的五彩繽紛和現場互動的歡欣鼓舞,給孩子打造一個光彩熠熠的精彩童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