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鋼琴大師克勞斯•貝斯勒
- 師出名門 曾師從世紀鋼琴大師海爾姆·魯洛甫、威廉·肯普夫、克魯迪奧·阿勞 阿勞盛贊他的演奏彌漫著“人性的溫暖和知性的火花”
- 德國最有影響力的鋼琴家 與眾多一流樂團合作,如柏林廣播交響樂團、柏林愛樂等 從1984年起定期與歷史悠久的柏林四重奏合作
- 德國鋼琴教育界第一把交椅 德國鋼琴教育泰斗級人物, 任柏林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近十五年
德奧鋼琴學派主要源于德國和奧地利,其演奏方式嚴謹真實,穩重大氣。德奧學派鋼琴家注重還原作品本身的音樂表情,更尊重作曲家想要表達的想法,在演奏中避免浮夸的表演及各種炫技,力求展現作品的內在邏輯。
克勞斯•貝斯勒教授便是這樣一位從音樂上繼承了源自巴赫、貝多芬以及勃拉姆斯精神傳統的德奧鋼琴大師。“音樂像一個建筑,例如貝多芬的奏鳴曲,不僅是彈的響、輕、快和慢的問題,而是要了解字里行間的東西,”貝斯勒教授在一次采訪中如是說到。
此次音樂會的壓軸曲目《大衛同盟舞曲》非常宏大,是舒曼的典型代表作——作品第六號。大膽沖動、直言善變的佛洛雷斯坦與寂寞內省、敏感妄想的尤塞比烏斯兩個核心人物在舒曼幻想的“大衛同盟”里代表他的雙重性格,通過不同的旋律形態讓人物鮮活起來。
貝斯勒教授與舒曼非常有緣,他的家鄉就是舒曼的家鄉——德國茨維考,貝斯勒教授曾就讀于萊比錫音樂學院,也正是在萊比錫,舒曼與他的伴侶克拉拉相知相愛。
舒曼是非常難彈的一個作曲家,他性格復雜、分裂,但他確實是一個偉大的才子,他的音樂語言非常有意思。我聽過貝斯勒教授演奏過幾次這部作品,他的演奏非常獨到,而且他對舒曼語言的把握、音色的控制和處理都特別好,非常德奧,十分純粹到位沒有任何多余、造作的東西。
——鋼琴家黃亞蒙
克勞斯•貝斯勒1937年生于德國茨維考,這里亦是大音樂家羅伯特·舒曼的故鄉。貝斯勒在音樂界享有極高地位的柏林高等音樂學院充分展示其音樂才華,不但在演奏技術上漸入化境,更從音樂上繼承了的源自巴赫、貝多芬以及勃拉姆斯的精神傳統。
貝斯勒1966年前往波蘭,同科爾托的學生——著名波蘭女鋼琴家車爾尼·斯蒂凡斯卡繼續學習。在肖邦的故鄉,貝斯勒深深感悟到那種與德奧文化迥異的音樂魅力,繼而對自己所學進一步反思與凝練,這使貝斯勒把其特有的個人音樂魅力同作品本身的人文精神精妙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強大的音樂感染力。隨著年齡與舞臺經驗的增長,貝斯勒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個人演奏風格——他憑借著濃厚的德奧文化底蘊及對宗教的感悟,結合敏銳的音樂洞察力與精湛的技術表現手法,把德奧系音樂中的神性與人性,嚴謹與浪漫充分地結合在一起,使得他的演奏彌漫著“人性的溫暖與知性的火花”(鋼琴大師阿勞語)。
1966年,年僅29歲的貝斯勒被破格聘任為柏林音樂學院的教授。1987年至2001年,他被柏林音樂學院聘任為鋼琴系主任。貝斯勒教授不但被多家知名音樂學院聘為客席榮譽教授,同時還擔任舒曼、貝多芬、勃拉姆斯等眾多國際大賽的評委。
貝斯勒教授定期和柏林愛樂合作演出并錄制了大量德奧鋼琴協奏曲。從1984年起,貝斯勒定期與歷史悠久的柏林四重奏合作,舉辦了眾多的室內樂演出。直至今日,年逾八旬的貝斯勒教授每年還保持在德國及歐洲舉辦大量個人音樂會,并受邀在各種音樂節上演出。
大量繁忙演出并未影響他對鋼琴教學的熱愛,這使得貝斯勒教授不但成為柏林最具影響力的鋼琴家之一,培養出大批在國際大賽中獲獎的青年鋼琴家們,并對許多青年鋼琴家的成長和發展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這些使其在音樂界享有極高的知名度。
演出信息:
11月3日 周日 19:30 致臻德奧—德國鋼琴大師克勞斯•貝斯勒獨奏音樂會 鋼琴:克勞斯•貝斯勒 曲目: 莫扎特:c小調幻想曲 K.V.475 貝多芬:D大調第7鋼琴奏鳴曲 Op.10No.3 拉威爾:升f小調小奏鳴曲 舒曼:大衛同盟舞曲 Op.6 票價:50 100 180 280 380 58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