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 揮:李飚 女高音:宋元明 演 唱:欒樹 詠梅 鋼 琴:鞠小夫 演 奏:北京交響樂團 曲目: 1.狂歡節序曲 安東寧·利奧波德·德沃夏克 2.春之聲 約翰·施特勞斯 女高音:宋元明 3.《我愛你中國》 作詞:瞿琮、作曲:鄭秋楓 女高音:宋元明 4.分享 作曲:欒樹 作詞:梁芒/欒樹 改編/配器:靳銳 演唱:欒樹 5.《我和我的祖國》 作詞::張藜、作曲:秦詠誠/改編:欒樹 演唱:欒樹、詠梅
中場休息 6.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拉赫瑪尼諾夫 鋼琴:鞠小夫 7.雷電波爾卡、安娜波爾卡、農夫波爾卡、閑聊波爾 約翰·施特勞斯 8.藍色多瑙河圓舞曲 約翰·施特勞斯 9.南美大牧場(埃斯坦西亞)芭蕾組曲 阿爾貝托·吉納斯特拉 1,雇農的舞蹈 2,麥田舞蹈 3,牧場主 4,終曲(馬拉博舞蹈) 指揮:李飚 李飚是世界古典音樂界少有的能夠同時成功勝任指揮和打擊樂獨奏的藝術家。自2019年起,李飚被北京交響樂團聘為首席常任指揮,同時他還擔任天津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和俄羅斯國家愛樂樂團的首席客座指揮。 李飚出生于中國南京,五歲開始學習音樂。1982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1988至1995年,公派進入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隨斯留基業夫教授學習,獲俄羅斯國家一級音樂碩士文憑。1995至1999年,獲德國國家文化基金會獎學金前往德國慕尼黑國立音樂學院跟隨彼得•薩德羅教授學習,獲德國音樂大師文憑。他還曾向音樂大師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和勞倫斯∙福斯特學習指揮,受益匪淺。 作為指揮家與獨奏家,李飚曾多次在音樂比賽中獲獎,并同國內外許多樂團和音樂家合作,演出足跡遍及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此外,他還多次受邀擔任世界重大國際音樂比賽的評委, 2003年,李飚成為中央音樂學院最年輕的客座教授和博士生導師;2006年,他被柏林漢斯-埃斯勒國立音樂學院聘為終身教授,成為第一位在世界頂級藝術學府擔任終身教授的華人音樂家;2010年起,他擔任梅賽德斯-奔馳國際音樂節和中國國家大劇院國際打擊樂節音樂總監;2015年,成為索尼音樂簽約藝術家;2018年,擔任中國國家大劇院“年度駐院藝術家”。
女高音:宋元明 旅奧女高音歌唱家。以特優雙碩士畢業于維也納國立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歌劇與輕歌劇”及“藝術歌曲與清唱劇”,師從弗蘭茨·盧卡索夫斯基教授,取得聲歌系“優秀藝術家”表演專業最高學位。同時畢業于維也納普萊納音樂學院長笛專業。曾獲第48屆法國圖盧茲國際聲樂大賽第一名,奧地利第13屆“塔利亞維尼”國際聲樂比賽“最佳女高音”獎,捷克第44屆“德沃夏克”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及“最佳歌唱家”雙獎等六個國際比賽的獎項。在薩爾斯堡國際藝術節、維也納美泉宮皇家歌劇院、金色大廳玻璃廳、奧地利格拉茨歌劇院、首爾及釜山藝術中心、捷克卡洛維瓦利歌劇院、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布宜諾斯艾利斯劇院、智利圣地亞哥劇院、北京國家大劇院、香港大會堂等劇院演出,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及穆蒂、巴倫博伊姆和捷杰耶夫等著名指揮家合作過。出演了《唐·璜》、《費加羅的婚禮》、《蝙蝠》、《圖蘭朵》、《藝術家生涯》、《意大利女郎在阿爾及爾》、《駱駝祥子》、《威廉退爾》、《日出》、《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游吟詩人》、《茶花女》、《唐帕斯夸萊》、《風流寡婦》等劇目。 宋元明被維也納文化媒體稱之為“是純正的大抒情女高音, 聲音統一有磁性,很具潛力的年輕歌唱家,她的演唱相當細致入微,在高聲區有非常漂亮的弱音處理。她的聲音可塑性極強,柔美而具有力量,能勝任抒情到花腔的歌劇角色。”
演唱:欒樹 原黑豹樂隊的鍵盤手、主唱,中國內地音樂制作人、歌手、馬術運動員。參與黑豹樂隊專輯《黑豹》、《光芒之神》的制作,并于1993年以“穿刺行動”為主題進行全國巡演;數年來作為音樂制作人參與眾多實力派歌手的專輯和演唱會制作。參與了許巍專輯《時光 漫步》的制作;2005年發起紀念唐朝樂隊已故貝斯手張炬的專輯《禮物》并創作同名主打歌《禮物》;為電視劇《雪豹》創作全劇配樂及主題曲《為了愛離開你》;為電影《非誠勿擾2》進行音樂創作,創作片尾曲《最好不相見》;為電影《私人訂制》配樂,創作片尾曲《解放》;2014年成功舉辦“讓音樂與大海干杯”青島天驕個人作品音樂會;2016年發布回顧三十年音樂生涯的個人音樂作品集《欒樹·之禮》。
演唱:詠梅 中國女演員。從影二十五年,曾參演多部影視劇作品。2017年主演王小帥電影《地久天長》。2019年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憑借電影《地久天長》成為中國內地首位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2019年憑借電影《地久天長》獲得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并憑借此片入圍英國最具權威報刊“衛報”2019年度十佳女演員。2019年參演都市家庭教育劇《小歡喜》,飾演劉靜一角。
鋼琴:鞠小夫 被頒為奧地利-中國首任音樂文化大使、薩爾茨堡旅游文化大使和珠江鋼琴首位簽約演奏家。 鞠小夫的得獎經歷包括第八屆亞洲鋼琴總決賽(吉隆坡)雙金獎和眾多囯際比賽的大獎。他同時也贏得了肯尼斯·M、約瑟芬·J·畢舍爾、馬丁·卡寧和伯納德·塞林格的音樂獎學金。并在國際奧委會第二屆青年運動會和薩爾茨堡博藝節上擔任開幕式獨奏家。世界著名的鋼琴大師約爾格·德慕斯(Jörg Demus)評價鞠小夫為"具有非凡才華和自然深度的鋼琴家"。 鞠小夫2019-2020演出季包括北京音樂廳獨奏音樂會、紐約茱莉亞音樂廳獨奏音樂會、江蘇大劇院“德彪西的光影詩畫”講演音樂會、江蘇大劇院“紀念貝多芬”獨奏音樂會、蘭州國際藝術節、北京國際音樂節閉幕式暨中國愛樂樂團20周年慶典音樂會、江蘇交響樂團“致敬貝多芬”系列音樂會,以及在薩爾茨堡、克羅地亞、挪威等地的演出。他的第一本詩集《在尋找春天遺骸的路上》2019年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 鞠小夫先后在薩爾茨堡國家會議中心、中國國家大劇院、北京人民大會堂、北京音樂廳、北京保利劇院、上海音樂廳、上海大劇院、上海東藝、上交音樂廳等地演出,獨奏演出還有紐約、阿斯本、洛杉磯、吉隆坡、香港、南京、廣州、成都、濟南、合肥、蘭州及日本、挪威、奧地利、克羅地亞、新加坡等地。自14歲與上海愛樂樂團合作首部鋼琴協奏曲以來,他先后與比利時歐盟交響樂團、維也納節日交響樂團、奧地利古典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日本群馬交響樂團、俄羅斯克麥羅沃國立交響樂團、江蘇交響樂團、香港青年愛樂樂團等成功合作。是江蘇交響樂團、香港青年愛樂樂團和南京大學交響樂團的“駐團鋼琴演奏家”。 鞠小夫有幸為許多鋼琴家演奏并學習,包括Jörg Demus, Gary Graffman, Tamas Vasary, Vladimir Viardo, Jerome Lowenthal, Arie Vardi, 劉詩昆, Boris Berman, Dina Yoffe, Robert Levin, Pavlina Dokovska, Dimitri Alexeev, Vladimir Ovchinnikov,Leif Ove Andsnes等。 鞠小夫四歲習琴,曾就讀南京拉小、南外,先后師從毛曉露和鋼琴家徐軍,2015年專業免試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跟隨系主任周挺學習,2018年以優異成績考入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跟隨系主任、鋼琴大師Yoheved·Kaplinsky(卡普林斯基)教授學習至今。
北京交響樂團 被譽為“首都明珠交響樂團”的北京交響樂團,成立于1977年10月,隸屬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上世紀90年代,北京交響樂團在時任藝術總監譚利華的領導下,進行了重大改革與調整。2019年聘請我國著名指揮家、打擊樂演奏家李飚擔任首席常任指揮。作為中國首都北京音樂文化的親歷者、見證者和創造者,該團在成立和發展的43年中,憑借高度的職業化標準、嚴謹的演奏技藝、豐富廣泛的曲目和深厚的音樂修養,使得北京交響樂團成為中國最受歡迎和國際頗有影響力的樂團之一,贏得了世界性的廣泛關注與贊譽。 北京交響樂團多次代表國家及首都參與大型的對外文化交流活動并多次出訪德國、英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捷克、波蘭、克羅地亞、匈牙利、土耳其、斯洛文尼亞、塞爾維亞、韓國等國,并在全國各地和港澳臺舉辦巡回演出。2001年至2017年八度載譽完成了歐洲巡演,獲得歐洲評論界極高的評價。2013年樂團首次登上美洲大陸,對墨西哥、美國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巡演,美國發行量最大的華盛頓郵報通欄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