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場音樂會在曲目選擇上多種多樣,既有純器樂、也有聲樂作品,還有詩歌朗誦,營造出優雅動人又浪漫的情人節氛圍,很好地將音樂與語言的節奏、重音相結合,使詩意、樂思與語言融合成協調的一體。三種樂器也呈現出多種組合形式,可以聽到清晨的慵懶與明媚的陽光、黃昏的靜謐與繾綣的月色,我將所有的美景與無比的深情凝聚在這一場音樂會中,愿與你共享。
這樣一場豐富多彩的音樂會是如何誕生的呢?來聽聽各位藝術家的想法吧~
師悅玲
2月14號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全新的演出形式,讓我們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愛》,將音樂與語言的節奏、重音相結合,使詩意、樂思與語言融合成協調的一體。也許你“耳”前一亮,“心”頭一動,在動聽的音樂中感受愛情的甜蜜。2月14號,不一樣的情人節,等你來!
張佳林&甘露露
/ 藝術歌曲的特質,就是詩、歌、琴的交融——詩詞、聲樂、器樂三位一體,互為升華,再加上朗誦的獨白,更有利于聽眾感受文學與音樂相輔相成的親密關系。 美好愛情之所以能夠長久的原因,也在于雙方互為伴侶,而不是主體與依附的關系,正如重奏中樂器之間、藝術歌曲中聲樂與器樂的關系,平等和諧,互為知己。 音樂會上的這些作品都是中、西方經典音樂與詩歌中最為著名的經典,其中《愛的致意》、《我親愛的》、《明晨》、《十四行詩》、《我在這里愛你》等等都是表達雋永愛情的名作;《美麗的黃昏》、《這兒好》、《夢后》、《花非花》、《玫瑰三愿》等等也是極具浪漫色彩的小品。情人節是“兩個人”的節日,它需要的是情調而不是熱鬧,相信這些浪漫深邃又雅俗共賞的音樂與詩歌作品,能夠像一朵朵的無形的玫瑰,送給每一位相約長相廝守的眷侶。
孫詩萌
在策劃這場音樂會的時候就基本確定了“愛的詩篇”這個主題。因為其實詩歌,尤其是很多有關愛的主題的詩歌,都是和音樂緊密相關的。比如我們的藝術歌曲,絕大部分都是以詩歌為歌詞,甚至有一些器樂作品也是以某一首詩歌為動機,那么朗誦則是更直觀地以自然地敘述來表達詩歌中豐沛的情感。 因此我們在作品的選擇上也都圍繞著愛與溫柔的氛圍,想要為現場觀眾帶來情人節的浪漫感受。整場演出中,器樂,聲樂及朗誦會穿插進行演出,將現場沉浸于豎琴的輕盈,長笛的優雅,人聲的深情與溫柔中。 音樂會的演出形式在聲樂、朗誦、鋼琴、豎琴與長笛中進行了多種排列組合,既有傳統的豎琴獨奏,鋼琴與聲樂,長笛與豎琴二重奏的形式,也有別出心裁的豎琴、長笛與聲樂三重奏的形式,更有音樂與詩歌朗誦的交互。相信大家會在這場詩與樂的融匯中,感受到最浪漫溫暖的愛意。
左美慧
如果用語言去傳達愛,那最美的形式就是詩歌;如果用詩歌去表達愛,音樂則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說詩歌是骨骼,那么音樂就是靈魂。不單單只是作為語言或者音樂的傳達,而是將兩種不同但又緊密相連的“美”合二為一。這次的音樂會主題是致敬愛,致敬美好的情感,想為觀眾們帶來一種,在較為新穎的模式下,更加溫情的感受。相信在情人節這天“詩樂情緣”一定會為大家呈現一場浪漫溫情又難忘的回憶。
師悅玲/朗誦
中國內地女演員,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1995級表演系,現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 曾出演話劇《四世同堂》、《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等,曾參演電視劇《羋月傳》、《老媽的三國時代》、《大明風華》、《大秦賦》等,曾出演電影《周漁的火車》、《紅剪花》等。 1994年獲得首屆“太平洋杯”歌手大賽金獎。1995年獲得首屆“明日之星”大賽二等獎。2007年獲得首屆CCTV“中國文藝榜”戲劇女演員獎季軍。2010年憑借話劇《紅玫瑰與白玫瑰》獲得2010年文化部優秀表演獎。
甘露露/女高音
甘露露,花腔女高音,原海軍政治部文工團獨唱演員。中國音樂學院藝術碩士,師從世界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迪里拜爾教授。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國家大劇院等地多次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曾在第十三屆德國新聲音國際聲樂比賽中國賽區、第九屆全軍文藝匯演、第八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美聲唱法組等比賽中獲獎。在中國國家大劇院上演的多部歌劇中飾演重要角色:包括《魔笛》中的“夜后”、《西施》中的鄭旦、《山村女教師》中的孟秋霞《漁公與金魚》中的金魚等等;在門德爾松第二交響曲“眾贊歌”中擔任第一獨唱女高音。
張佳林/鋼琴
張佳林,合作鋼琴演奏者,中央音樂學院教授,聲樂歌劇系鋼琴伴奏及藝術指導教研室主任,雅馬哈簽約教育家,“基因”鋼琴三重奏組(DNA Trio)成員。與多位享譽國際的著名歌唱家、演奏家長期合作音樂會,錄制CD唱片二十余款,由中唱(CRC)、環球(UMG)、國家大劇院音樂品牌(NCPA CLASSICS)等公司制作發行。作為特邀撰稿人曾在國內各類期刊發表音樂評論及觀點文章,著有《鋼琴演奏與伴奏技巧》一書。為演出及學術機構、廣播電視、網絡媒體策劃古典音樂推廣活動,并主講聲樂、鋼琴作品系列講座。
孫詩萌/豎琴
青年豎琴演奏家,現任教于天津音樂學院管弦系豎琴專業。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師從王冠教授;后赴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深造,師從豎琴系主任Eira Lynn Jones教授,獲一等榮譽碩士學位。大學期間曾跟隨法國著名豎琴演奏家Isabelle PERRIN學習。 作為獨奏家登臺北京中山音樂堂、國家大劇院、天津大劇院、武漢琴臺音樂廳、長沙音樂廳、重慶大劇院,及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音樂廳、蘭卡斯特大學演奏廳等。合作過的樂團有華人指揮家張弦帶領的BBC威爾士國家交響樂團、英國指揮家Dane Lam、法國指揮家David Greilsammer執棒的北京交響樂團、以色列長笛演奏家Sharon Bezaly等。與享有盛譽的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多次合作,2012年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與張立萍同臺演奏豎琴;2015年在張立萍的中國藝術歌曲CD專輯中演奏豎琴,該唱片由環球唱片在Decca廠牌發行。曾榮獲威爾士國際豎琴藝術節二重奏比賽第二名,倫敦音樂戲劇藝術節豎琴比賽(開放重奏類)第三名。
左美慧/長笛
畢業于西安音樂學院,后赴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深造。師從于哈雷交響樂團首席Laura Jellicoe、曼徹斯特小交響樂團首席Juliett Bausor、英國青年演奏家Joshua Batty、美國著名長笛演奏家Paul EdmundDavies、法國著名長笛演奏家Anders Ljungar-Chapelon學習長笛;跟隨BBC愛樂團Rosie Lock學習短笛;跟隨Stephen Preston學習巴洛克音樂與巴洛克長笛演奏。在校期間參與各個樂團演出和新作品實驗演出與錄音;組建木管五重奏、長笛單簧管鋼琴三重奏、長笛吉他二重奏、長笛豎琴二重奏等多組室內樂,跟隨多位國際大師交流學習及演出。曾多次受到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事孫大立先生的邀請,作為演出嘉賓參加中國駐曼徹斯特領館面向英國與面向華人的多次演出。同時兼攻教育學,于曼徹斯特音樂學校任教一年,教學研究報告獲得了較高成績。2015年曾參與制作曼徹斯特兒童原創歌劇并作為歌劇樂團成員與其一同演出數場。2017年學習錄音制作,并與北方皇家音樂學院鋼琴伴奏主任David Jones合作錄制個人專輯。
演出信息
詩樂情緣—浪漫情人節音樂會 時間:2021年2月14日 周日 19:30 朗誦:師悅玲 女高音:甘露露 鋼琴:張佳林 豎琴:孫詩萌 長笛:左美慧 曲目: 1.埃爾加:愛的致意 2.德彪西:美麗的黃昏 3.德彪西:星夜 4.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第四十六/九十八首 5.圣-桑:參孫與達麗拉 6.福列:夢后 7.福列:月光 8.王爾德:玫瑰與蕓香 9.喬爾達諾:我親愛的 10.哈塞爾曼:祈禱 11.聶魯達:我在這里愛你 12.伯納德·安德烈:甜蜜布魯斯 13.理查·施特勞斯:明晨 14.理查·施特勞斯:塞西莉 15.茨維塔耶娃:我要從所有的天空、所有的大地奪回你 16.拉赫瑪尼諾夫:這兒好 17.黃自:花非花 18.黃自:玫瑰三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