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光從藝六十五周年古琴作品音樂會
圖片
圖片
吳文光,當代琴壇泰斗級人物,虞山吳派最具代表性琴家;留美民族音樂學哲學博士;入選第一批國家級古琴非遺傳承人;中國音樂學院著名教授、博導,曾任音樂學系主任、研究部主任、國樂館館長等職務;2016年榮獲中國琴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吳文光教授長期從事古琴演奏和音樂理論方面的工作,六十五年來集演奏、創作、教學、研究于一身,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早期錄制的黑膠唱片《瀟湘水云》曾獲得中國唱片社金唱片獎。后錄制的古琴專輯有《流水》《陽春》《古琴大師吳文光》《琴統搴英》《列子御風》等,包括了四十多首曲目。2021年最新出版了《絲韻逸秀》絲弦古琴黑膠唱片。另有出版《神奇秘譜樂詮》一書,完成了中國最早琴曲譜集《神奇秘譜》(1425年)整部著作的打譜工作,及《松風閣琴譜詞曲樂詮》、吳氏父子兩代人的打譜作品《虞山吳氏琴譜》。近年專事琴曲的現代編釋工作,寫有管弦樂作品《離騷》《碣石調·幽蘭》《胡笳》《禹會涂山》,鋼琴與樂隊協奏作品《秋鴻》《大雅》《瀟湘水云》,鋼琴獨奏曲《酒狂》《泛滄浪》《高山》《流水》,小提琴獨奏曲《烏夜啼》,大提琴獨奏曲《秋月照茅亭》,室內樂作品五重奏《廣陵散》、四重奏《滄海龍吟》、三重奏《梧葉舞秋風》,及現代伴奏形式的琴歌《陽關三疊》,無伴奏合唱《心經》《釋談章》等數十首作品。
“琴心雕龍——吳文光從藝六十五周年古琴作品音樂會”由中山音樂堂主辦,吳文光老師擔任藝術總監,并邀請中國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師生及畢業校友共同參與演出,精選吳文光老師各個歷史時期和音樂領域的古琴作品,既包括了青年時期移植的具有激昂的革命情懷的作品《英雄們戰勝了大渡河》,藝術黃金時期打譜的經典琴曲大操《秋鴻》《離騷》,以及近期編釋的述作作品雙古琴《神人暢》,鋼琴曲《酒狂》,古琴與豎琴《碣石調·幽蘭》,古琴、小提琴、鋼琴三重奏《梧葉舞秋風》,鋼琴與弦樂五重奏《廣陵散》,還有在德國柏林首演的古琴移植曲——舒伯特《小夜曲》。除以上器樂作品之外,本場音樂會還加入了三首新創琴歌作品。其中包括了由辛棄疾作詞、吳文光作曲的《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由吳文光作詞、當代作曲家姚晨作曲的《十六字令·風》,由辛棄疾作詞、琴歌作者吳葉創作,吳文光訂古琴指法的《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吳文光老師希望,通過這些不同特色的古琴作品的演奏,可以讓廣大聽眾看到古琴這件代表著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古老樂器,在世界音樂的大家庭中,在中西音樂的對話中,不僅傳承著我們的過去,而且還擔負著我們的未來;希望通過本場音樂會,向大家展現古琴藝術在當代依舊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煥發出絢爛的光彩。
演出信息
琴心雕龍——吳文光從藝六十五周年古琴作品音樂會
時間:2021年11月4日 周四 19:30
地點:中山公園音樂堂
藝術總監:吳文光
作曲:吳葉 姚晨
古琴:曾佳慧 葉子禾 楊茜 李謙 孫昊鵬 洪云霞 孫灜 黃梅
鋼琴:金文彬
小提琴:王小毛
豎琴:高小棠
演唱:倪雷 趙曉楠
笛簫:王華
北京樂音 Music—Beijing 組合:
鋼琴:金文彬
第一小提琴:王小毛 第二小提琴:周璟
中提琴:張四化 大提琴:張博
曲目:
1. 神人暢
2. 酒狂
3. 小夜曲
4. 梧葉舞秋風
5. 十六字令·風
6. 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
7. 秋鴻
8. 廣陵散
9. 碣石調·幽蘭
10. 英雄們戰勝了大渡河
11. 賀新郎·甚矣吾衰矣
12. 離騷
演出陣容
吳文光,藝術總監
圖片 當代琴壇泰斗級人物,虞山吳派最具代表性琴家;留美民族音樂學哲學博士;入選第一批國家級古琴非遺傳承人;中國音樂學院著名教授、博導,曾任音樂學系主任、研究部主任、國樂館館長等職務;19889年榮獲中國唱片社首屆金唱片獎。2016年榮獲中國琴會頒發的終身成就獎。
曾佳慧,古琴
中國音樂學院古琴演奏專業在讀研究生。2011年啟蒙于古琴演奏家陳雷激先生。2012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2017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本科,師從黃梅副教授。2018年參加專輯《雅苑擷英》錄制。
葉子禾,古琴
2012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師從陳雷激老師。2016年獲第二屆元白杯邀請賽少兒組金獎。2017年獲國際第六屆中國器樂賽專業少年組金獎。2019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古琴專業,師從黃梅副教授,攻讀學士學位。2020年參加”蘇軾詞意琴歌與宋代琴曲音樂會”演出,并得到吳文光先生的指導。
金文彬,鋼琴
圖片 耶魯大學音樂學院最年輕的鋼琴表演碩士研究生、鋼琴表演博士。師從著名俄裔美籍鋼琴家鮑里斯貝爾曼教授。2015年以最好成績畢業并獲得由耶魯大學頒發的最優秀畢業生獎學金。他是中國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在中國文化部認證的中國三大國際鋼琴比賽全部名列前茅的鋼琴家。
楊茜,古琴
圖片 青年琴家,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師從黃梅副教授至今,曾受吳文光教授點撥。2015年赴意大利、法國參加音樂節并成功舉辦個人音樂會;2017年受邀赴德國波恩參加“憶故人古琴音樂會”;2018年參與錄制中國唱片公司出版《吟心—黃梅古琴專輯》。
李謙,古琴
圖片 現任北京語言大學藝術學院古琴教師。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古琴專業,師從黃梅副教授,并得到吳文光先生的指點。曾受邀赴瑞、德、法等國巡演,并多次參加人民大會堂、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大型演出,以及為多部電影、電視劇、話劇錄音。2012年推出首張個人古琴專輯《謙》。
王小毛,小提琴
圖片 王小毛,旅德小提琴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宣部《宣傳思想青年英才》獎獲得者,曾擔任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日本東京愛樂樂團,上海愛樂樂團客席首席,中國音樂學院管弦系特聘教授,中國國家芭蕾舞團音樂總監助理和樂團首席。
姚晨,作曲
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擁有中央音樂學院本科和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在多樣化的創作與思考維度中,姚晨一直在尋找超然性。他的音樂根植于東方和西方的音樂傳統,其音樂語言充分運用了當代作曲技法的開放性融合了二者, 跨文化審美深深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創作有《牧云圖》《勸君更盡一杯酒》等古琴重奏作品及《西江月》等琴歌作品。
倪雷,琴歌演唱
男中音,畢業于中國音樂學院,現為北京演藝集團青年演員。徐州市音樂家協會會員,系大鼓書郝祖華山派二十代傳人。師從聲樂教育家容世杰教授。多次在國家大劇院演唱民歌。2019年參加“中國古詩詞音樂—唐風古韻”的演出。參演歌劇《小二黑結婚》《洪湖赤衛隊》等,2020年參加“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詞意琴歌與宋代琴曲音樂會”。
孫昊鵬,古琴
圖片 青年琴家,中國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河北省古琴協會理事。2010年開始習琴,師從中國音樂學院黃梅副教授習琴至今,亦受到吳文光教授的指導。2015年獲北京市國際民族器樂大賽綜合類職業青年A組金獎。2016年獲第二屆“元白杯”古琴邀請賽職業青年組銀獎。2019年赴德參加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與文旅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弦風明月古琴導賞音樂會”。
王華,笛簫
著名青年笛簫演奏家,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國樂學科副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竹笛學會秘書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紫禁城室內樂團成員,創始人之一,2012、2019“CCTV民族器樂大賽”笛子組評委,央視十大青年竹笛演奏家,曾任中國歌劇舞劇院笛子獨奏演員,中國歌劇舞劇院民族樂團副團長。
洪云霞,古琴
圖片 中國琴會理事。江蘇常熟人。7歲啟蒙于朱晞,200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古琴專業,師從趙家珍教授,2015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獲古琴與哲學雙學位,是該校招收的首位古琴專業學生。曾先后經龔一先生、吳文光先生的悉心指導,現已漸成江南淡婉與北方曠達兼具之演奏風格。
北京樂音 Music—Beijing 組合
由旅德著名小提琴家,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首席王小毛和樂團旅美小提琴演奏家周璟,國家交響樂團旅美中提琴家張四化和旅美大提琴家張博,及耶魯大學博士旅美鋼琴演奏家金文彬組成。北京樂音曾舉辦多場室內樂音樂會及參加眾多藝術節演出并獲得好評。
孫瀛,古琴
圖片 青年古琴演奏家,中國琴會理事,天津音樂學院古琴教師,中央音樂學院古琴專業碩士。師承于趙家珍教授,并得到吳文光先生的悉心指導。曾先后榮獲首屆全國古琴大賽少年組銀獎(金獎空缺)、第二屆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金獎、第四屆中國古琴“幽蘭·陽春”大賽金獎等。2021年,發行古琴人聲專輯《視念.曼詠》。
高小棠,豎琴
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樂派國樂團箜篌、豎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碩士。先后師承崔君芝、樂平秋、魏林林教授。曾先后榮獲第四屆國際民族器樂大賽專業組箜篌金獎、⾸屆中央⾳樂學院國際豎琴⽐賽專業組第⼀名等。
吳葉,作曲
圖片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博士、副研究員,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理事。出生于古琴世家,自幼隨祖父吳景略、父親吳文光學習古琴音樂文化。多年來致力于中國傳統音樂特別是古琴音樂的研究、繼承與發展工作,現創作有古琴曲《竹林煙雨》《醉花陰》,琴歌《清平調》《念奴嬌》等三十余首作品
趙曉楠,琴歌演唱
博士、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原音樂學系系主任。致力于中國傳統音樂理論研究,曾跟隨吳文光先生學習“古代音樂文獻”、“古代樂譜”,合作撰寫《關于大曲〈柘枝令〉、〈柘枝令歌頭〉俗字譜的考、譯》。近年來與吳先生合作研究琴歌藝術。
黃梅,古琴
圖片 古琴演奏家,博士。中國音樂學院古琴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先后師從俞秦琴、俞伯蓀、劉麗、趙家珍、吳釗。本科、碩士、博士階段,均隨吳文光教授研習古琴演奏與琴曲打譜,得其傾心傳授。受邀出訪法、美、德等多國進行講學及演出活動,曾為中美國家領導人演奏古琴,獲得廣泛好評。出版書籍《古琴基礎教程十二課》、《逸梅集—琴曲四首》;個人專輯《聽茶》、《逸梅》、《吟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