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開票】|“音樂神童”莫扎特的巔峰之作《唐璜》 “奇跡·盛放 2022陜西文旅演藝綻放季”
大型原創民族管弦樂組曲音樂會《永遠的山丹丹》
已火熱開票
山丹丹是生長在陜北高原上的一朵小花,樣子有點像百合,不嬌艷但生性樸實生命力頑強,更像勤勞質樸、堅韌不拔、豪爽熱情的陜北老鄉。
2017年,作曲家王丹紅以“山丹丹”為意向創作了大型原創民族管弦樂組曲《永遠的山丹丹》一經推出立即引起業界內外的強烈反響,幾年來已經先后走過了30多個城市,演出近80場,并曾兩次走進國家大劇院。
8月28日,陜西民族樂團與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即將帶著《永遠的山丹丹》,于中央歌劇院劇場隆重上演,由孫鵬擔任指揮。
一幅陜北高原的風情長卷
《永遠的山丹丹》以黨中央、毛主席在陜北工作生活十三年為背景,以陜北腰鼓、嗩吶、信天游、陜北說書等藝術形式,展現了陜北人民世代生息在黃土地上、黃河邊上勤勞質樸的生活畫卷。
作曲家王丹紅沒有采取常見的四樂章或者三樂章的段落結構,而是“設計”八個段落的結構與主題。內容包括序:《信天游》《壺口斗鼓》《祈雨》《五彩的窯洞》《刮大風》《趕腳的人》《朝天歌》(嗩吶協奏曲)以及尾聲《永遠的山丹丹》。整部作品如同一幅陜北高原的風情長卷,令人從內心深處倍感雄渾壯闊的地域之美、音樂之美。
圖片
北京站青年指揮家孫鵬、著名胡琴演奏家沈誠、青年嗩吶演奏家王展展、陜北民歌手蘇文、陜北說書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高永原都是行業中的頂尖高手,他們的加盟帶來了原汁原味的陜北味道。而尾聲《永遠的山丹丹》中民族管弦樂隊與米脂吹打樂團對話融合,更讓這部民族音樂作品營造出一種酣暢淋漓之感。
02
“為人民”就是要人民聽得懂
在王丹紅的創作理念中,藝術創作首先要“為人民”,而“為人民”首先要人民聽得懂,這是每一個藝術家在當代要承擔的社會責任。2017年至今,《永遠的山丹丹》已經走過了西安、北京、杭州、長沙、武漢等30多個城市近80場演出。2017年及2021年兩次在國家大劇院的演出不僅反響強烈,而且票房一路飄紅。大量年輕觀眾反映,不但聽懂了而且愛上了《永遠的山丹丹》。
王丹紅深有感觸地說:“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有的對中國傳統文化排斥,有的會覺得民樂太‘土’。但是經過近20年的發展,大家對于民樂的認知,顯然已經遠不是我當初寫民樂的那個年代了,原創作品越來越多。原創作品多,也是國家文化發展的一個標志。”
圖片
03
可進殿堂,可起舞天地間
7月1日,陜西旅游集團《永遠的山丹丹》壺口瀑布線上音樂會圓滿落幕。“山丹丹”回到了它的故鄉,在陜北高原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表達最誠摯的祝福。整場音樂會,觀眾既能領略到傳統民族器樂的魅力,也能觀賞壺口瀑布的雄偉磅礴,享受聽覺與視覺的雙重震撼。
圖片
很多觀眾在線留言:“《永遠的山丹丹》在黃河岸邊演奏,是聽覺與視覺、感官與想象融為一體的一次審美體驗。”“作為土生土長的陜北人,這優美的旋律直擊心底,看著波濤洶涌的黃河,那種發自內心對黨、對國家的愛讓我熱淚盈眶,為這場音樂會點贊。”
04
東北姑娘寫了一部西北大曲
《永遠的山丹丹》的作曲家王丹紅是一位八零后,從小學習彈鋼琴,在西方音樂熏陶下長大,同時是一位音樂女博士,她打小對民族音樂并不了解,直到學習作曲之后才開始觸碰民族音樂文化。
據了解,東北姑娘王丹紅在創作這首作品之前從未踏足陜北,對陜北民間音樂和風俗民情也僅停留在書本與課堂上。為了觸摸到陜北民間音樂的靈魂,她曾先后四次到陜北實地采風,觀摩秧歌、腰鼓,聆賞陜北“說書”、陜北民歌、陜北嗩吶和榆林小曲,游覽壺口瀑布、走訪民間樂師,她被所觀所感深深震撼,所以才有了這部篇幅宏大撼動人心的《永遠的山丹丹》。
圖片
大型原創民族管弦樂組曲《永遠的山丹丹》的成功,讓王丹紅看到了古老傳統民間藝術正以千年傳承的原生力量從遠古走來,更以豁達、樂觀的生命精神走進飛速發展的新時代。
專家如此評價——
著名作曲家趙季平對這部作品給予非常高的評價,他說:“《永遠的山丹丹》結合了陜西本地、陜北的音樂素材,完成這套民族管弦樂組曲,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創新。”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劉錫津表示:“為什么大家覺得這部作品是陜北的又不僅僅是陜北的?因為它融入了新的技法、新的形式;它既是傳統的、歷史的,也是當代的。”
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教研室主任朱曉谷用“土得出油、新得出奇”8個字來評價《永遠的山丹丹》。
圖片
藝術家介紹——
圖片
作曲 王丹紅
青年作曲家,作曲博士。1999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高為杰教授,2004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唐建平教授,先后獲得作曲碩士、博士學位。2010年進入中央民族樂團工作至今。
王丹紅的音樂創作以其豐富的音樂情感、優美的旋律、恢宏大氣的曲風而深受歡迎。近年來,她接受許多樂團的邀請,創作了大量優秀作品,涉獵民樂、交響樂、舞蹈、影視等各類音樂體裁。隨著她的成名作民族管弦樂《云山雁邈》的問世,先后又有《弦上秧歌》、揚琴協奏曲《狂想曲》、古箏協奏曲《如是》、室內樂作品《動感彈撥》《翡翠》等成為當今民樂創作最具影響力的經典之作;受國家交響樂團委約先后創作了交響合唱《魂系山河之硝煙如虹》《中國夢隨想》、舞劇《1935之舞》、歌舞劇《云上太陽》、電影《柳如是》等音樂的創作,顯示了她駕馭各種體裁的創作功力。室內樂作品《梅邊四夢》由紫禁城室內樂團委約并在波蘭“華沙之秋”國際音樂節、“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薩爾茨堡”藝術節等重要國際音樂節上演出并獲得了高度贊譽。大量優秀作品的問世,為她贏得了眾多音樂獎項:其中包括“文華獎”、華樂論壇青年作曲家民族管弦樂作品金獎、CCTV全國器樂大賽唯一最佳原創作品獎等。
圖片
指揮 孫鵬
當代青年指揮家、沈陽音樂學院人才引進指揮副教授,博士在讀。現任沈陽音樂學院民族器樂系副主任、創編與室內樂教研室主任,沈陽音樂學院北方民族樂團首席指揮,并兼任作曲系指揮教研室主任。榮獲首屆全球國際中樂指揮大賽冠軍、最佳香港作品演繹獎得主(2011)。曾任澳門中樂團首任常任指揮(2016-2019),山西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首任藝術總監、首席指揮(2012-2014),香港中樂團首任特邀助理指揮(2011)。目前擔任吉林省交響樂團、吉林省民族樂團、廣東民族樂團、河南民族樂團、遼寧民族樂團、無錫民族樂團、黑龍江省歌劇舞劇院民族樂團等多個職業樂團客席指揮,并擔任西安音樂學院、吉林藝術學院、沈陽大學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
圖片
著名胡琴演奏家 沈誠
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曾任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院院長、附中校長。現任華中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普及民族音樂藝術委員會名譽會長,中國藝術職業教育學會副會長、音樂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民族音樂委員會委員,香港中樂團藝術顧問,星海音樂學院客座教授、吉林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
沈誠師從我國弓弦樂大師劉明源先生,是中國第一位板胡專業碩士。2019年獲“北京市高等院校教學名師”榮譽稱號,2017年獲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新繹杯-中國杰出民樂演奏家”榮譽稱號,1995年獲“富利通”杯中國樂器國際獨奏大賽板胡專業金獎,1987年獲首屆廣東音樂全國比賽演奏二等獎。曾獲文化部“珠穆朗瑪優秀演員獎”、“區永熙音樂教育成果獎”,北京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沈誠長期活躍在國內外的音樂舞臺上,曾與眾多著名音樂家和中西樂團合作,應邀赴50多個國家參加藝術節和訪問演出。1997年創建了具有廣泛國內外影響的中國少年民族樂團,近年來作為蜚聲海內外的紫禁城室內樂團成員,參與了一系列深入研究民族民間音樂傳統和民族音樂時代創新的國際合作項目。
沈誠多年致力于音樂教育事業,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音樂人才,主持編撰了多部民族音樂國家示范教材,創作發表了多部音樂作品與學術論文,擔任“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項目《華樂大典》板胡卷主編,出版了數十張音樂CD專輯,廣泛參與國內外的重要學術活動,擔任國內外重大音樂賽事評委,應邀赴世界各地學術機構、院校講學,組織和策劃了一系列重大的音樂活動,為民族音樂教育事業和民族音樂的發展與推廣做出了突出貢獻。
圖片
青年嗩吶演奏家 王展展
天津音樂學院副教授,天津音樂學院演藝中心副主任,國家藝術基金資助演奏家。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獲獎者,首屆中國民族器樂組合展演(文化部主辦)最高演奏獎獲獎者,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人選,中央音樂學院首位音樂表演藝術研究嗩吶專業博士(在讀),師從石海彬教授。
作為當代最具實力的青年嗩吶演奏家,他以獨奏家的身份先后受邀與三十余家海內外職業樂團合作。近年來首演推出的代表作《朝天歌》《大笛絞》《豫鄉春色》等多首已廣泛上演。于2018年以音樂劇場形式推出了首部《中國吹打樂劇場---大笛絞》,進一步豐富和探索了嗩吶演奏的表演藝術形式。
圖片
陜北民歌手 蘇文
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陜西省音樂家協會會員,陜西省“百優藝術人才”。2013 獲第三屆陜西省音樂獎(政府獎)原生態唱法一等獎。2015 年獲第三屆中國西北五省熊貓音樂獎一等獎。2016 年參加安徽衛視(中國農民歌會)先后獲得西北五省冠軍,中部賽區冠軍,全國總冠軍,同時也獲得中國農民歌會農民歌王稱號。2016 年榮獲第四屆陜西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藝術表演獎一等獎。2017 年獲安徽衛視大型中國風音樂節目(耳畔中國)全國 6 強。2017 年榮獲第三屆陜西省十大民歌之首。2017 年參加第十屆香港世界“金紫荊花獎”六國華語歌唱大獎賽榮獲最高獎。2018 年第七期閻維文民族聲樂大師班優秀學員。2018 獲星光大道周冠軍,月冠軍,年度分賽冠軍,年度四強。
陜北說書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高永原
陜西延川人,陜西省曲藝家協會會員。16 歲起從事陜北說書藝術表演,曾榮獲延安市陜北說書大賽一等獎,陜西省陜北說書大賽二等獎,獲得陜西省百縣千場“農民藝術家”稱號,是延安市陜北說書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
奇跡·盛放 2022陜西文旅演藝綻放季
大型原創民族管弦樂組曲音樂會
《永遠的山丹丹》
圖片 北京站
|演出時間|
2022.8.28(周日) 19:30
|演出地點|
中央歌劇院劇場
|演出票價|
580/380/280/180/100元
包廂4050/2350/1450/8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