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 周日 19:30
天才方程式—亞歷山大·馬洛費耶夫鋼琴獨奏音樂會
鋼琴:亞歷山大·馬洛費耶夫
曲目:
舒伯特:3首鋼琴小品 D.946
德米特里·卡巴列夫斯基:F大調(diào)第3鋼琴奏鳴曲 Op.46
雅納切克:迷霧中
李斯特:第7首-葬禮,選自《詩意與心靈的和諧》S. 173
斯克里亞賓:4首前奏曲 Op.22、
*陣容、曲目請以當(dāng)日演出為準
票價:100 180 280 380 580元
雙人套票:450元 (280*2) 600元(380*2) 900元(580*2張)
曲 目
1.弗朗茨·舒伯特 (1797-1828):3首鋼琴小品 D.946
I.第1首 降E大調(diào)- 很快的快板
II.第2首 降E大調(diào)- 小快板
III.第3首 C大調(diào)- 快板
2.德米特里·卡巴列夫斯基 (1904-1987):F大調(diào)第3鋼琴奏鳴曲 Op.46
I.稍快的快板
II.如歌的行板
III.嬉戲的快板
--休 息--
3.萊奧什·雅納切克 (1854-1928):迷霧中
I.行板
II.非常慢的柔板
III.小行板
IV.急板
4.弗朗茨·李斯特 (1811-1886):第7首-葬禮,選自《詩意與心靈的和諧》S. 173
5.亞歷山大·斯克里亞賓 (1871-1915):4首前奏曲 Op.22
I.第1首 升g小調(diào)
II.第2首 D大調(diào)
III.第3首 G大調(diào)
IV.第4首 b小調(diào)
Piano Recital by Alexander Malofeev, Russia
7.30pm, Sunday, May 24, 2025
Forbidden City Concert Hall, Beijing
Alexander Malofeev, Piano
Program
1.Franz Schubert (1797-1828): Drei Klavierstücke, D.946
I.No.1 in E-flat major- Allegro assai
II.No.2 in E-flat major- Allegretto
III.No.3 in C major- Allegro
2.Dmitry Kabalevsky (1904-1987): Piano Sonata No.3 in F major, Op.46
I.Allegro con moto
II.Andante cantabile
III.Allegro giocoso
--Intermission--
3.Leoš Janáček (1854-1928): In the Mists
I.Andante
II.Molto adagio
III.Andantino
IV.Presto
4.Franz Liszt (1811-1886): No.7-Funérailles, from Harmonies poétiques et réligieuses, S.173
5.Alexander Scriabin (1871-1915): 4 Préludes, Op.22
No.1 in G-sharp minor
No.2 in D major
No.3 in G major
No.4 in B minor
亞歷山大·馬洛費耶夫,鋼琴
Alexander Malofeev, Piano
“俄羅斯鋼琴學(xué)派最新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級人物!薄獯罄锻磬]報》
“亞歷山大·馬洛費耶夫彰顯了新千年的鋼琴大師風(fēng)范!薄獯罄度請蟆
年輕的“俄羅斯天才”(意大利《晚郵報》),2014 年,年僅13歲的他贏得柴科夫斯基國際青年音樂家比賽,從此蜚聲國際!八粌H具備高超的技術(shù)精準,還展現(xiàn)出驚人的成熟風(fēng)范,遠超我們對少年鋼琴家的預(yù)期。水晶般清澈音色與完美平衡,無不顯示出其超凡能力(古典音樂雜志《Amadeus》)。馬洛費耶夫迅速躋身同時代最杰出的鋼琴家之列。他的演奏贏得評論界的高度贊譽,《Der Standard 》稱其在金色大廳的首次亮相是“一場世界鋼琴革命”。
指揮大師里卡爾多·夏伊(Riccardo Chailly)在馬洛費耶夫17歲時這樣感嘆:“我第一次聽馬洛費耶夫,是他與瓦萊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在意大利斯卡拉歌劇院同臺演出。雖然年僅14歲,他展露出的才華卻令我驚嘆不已——不僅僅是一位‘小神童’,他在小小年紀所展現(xiàn)出深刻的音樂理解與高超技巧、音樂性表達與記譜能力,令其極佳詮釋了拉赫瑪尼諾夫的《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這是世界眾多鋼琴家難以逾越的作品!保2019年10月意大利《晚郵報》)。
2023-2024音樂季,馬洛費耶夫重返英國伯恩茅斯交響樂團,舉辦多場駐團音樂會,在中國獨奏巡演,與里卡爾多·夏伊( Riccardo Chailly)執(zhí)棒的意大利斯卡拉愛樂樂團歐洲巡演,登臺荷蘭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德國慕尼黑愛樂音樂廳、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紐約卡內(nèi)基音樂廳,與國家交響樂團、瑞士琉森音樂節(jié)管弦樂團、德國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長野。↘ent Nagano)指揮的荷蘭廣播愛樂樂團、馬林·阿爾索(Marin Alsop)普指揮的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等一線交響樂團合作。
馬洛費耶夫近年來還曾隨里卡爾多·夏伊執(zhí)棒的琉森音樂節(jié)管弦樂團赴亞洲巡演,與米哈伊爾·普雷特涅夫(Mikhail Pletnev)執(zhí)棒的意大利卡利亞里抒情歌劇院管弦樂團同臺,赴意大利與法比奧·路易西(Fabio Luisi)執(zhí)棒的意大利國家廣播交響樂團合作。在2022/2023樂季,馬洛費耶夫首登四大夏季音樂節(jié)舞臺——瑞士韋爾比耶音樂節(jié)、美國拉維尼亞音樂節(jié)、瓦西里·彼得連科(Vasily Petrenko)執(zhí)棒的美國阿斯本音樂節(jié)、邁克爾·蒂爾森·托馬斯(Michael Tilson Thomas)執(zhí)棒的美國坦格伍德音樂節(jié)。
亞歷山大2001 年10月出生于莫斯科,現(xiàn)居柏林。頻繁受邀在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舉辦音樂會,并擔(dān)綱享有其盛譽的Meester Pianists 系列 30 周年首場音樂會;經(jīng)常登臺維也納金色大廳、法蘭克福歌劇院、慕尼黑黑森林音樂廳、威斯巴登庫爾豪斯音樂廳、巴黎愛樂大廳、香榭麗舍劇院、盧森堡愛樂大廳、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羅馬Parco della Musica音樂廳、意大利巴里Petruzzelli劇院、澳大利亞昆士蘭表演藝術(shù)中心、美國坦格伍德音樂廳、舊金山戴維斯交響樂廳、東京文化會館劇院、首爾藝術(shù)中心、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海東方藝術(shù)中心、阿曼馬斯喀特皇家歌劇院等。
馬洛費耶夫定期與當(dāng)今最杰出的指揮家合作,其中包括:里卡爾多·夏伊、米哈伊爾·普雷特涅夫、鄭明勛(Myung-Whun Chung)、夏爾·迪圖瓦(Charles Dutoit)、邁克爾-蒂爾遜·托馬斯(Michael Tilson Thomas)、喬安·法萊塔(JoAnn Falletta)、阿蘭·阿爾蒂諾格呂(Alain Altinoglu)、蘇珊娜·梅爾基(Susanna Mälkki)、雅尼克·涅杰-瑟貢(Yannick Nézet-Séguin)、利昂內(nèi)爾·布蘭吉耶(Lionel Bringuier)、奧朗德拉·德·拉·帕拉(Alondra de la Parra)、山田和樹(Kazuki Yamada)、瓦西里·別特連科(Vasily Petrenko)、瓦萊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尤拉伊·瓦爾屈(Juraj Valcuha)、基里爾·卡拉比茨(Kirill Karabits)、安德里斯·波嘉(Andris Poga)、法比奧·路易斯(Fabio Luisi)等。
多次與美國費城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意大利圣切契利亞管弦樂團、法蘭克福廣播交響樂團、琉森音樂節(jié)管弦樂團、斯卡拉愛樂樂團、RAI 國家交響樂團、韓國交響樂團、法國里爾國家交響樂團、瑞士韋爾比耶音樂節(jié)室內(nèi)樂團等同臺。馬洛費耶夫是世界各大音樂節(jié)和音樂會系列的常客,如法國羅克·德安戴龍鋼琴節(jié)、德國萊茵高音樂節(jié)、美國探格伍德音樂節(jié)、阿斯本音樂節(jié)、荷蘭阿姆斯特丹鋼琴大師音樂會系列、美國波士頓名師系列音樂會等。
除了在柴科夫斯基國際青少年音樂比賽中奪魁外,多次贏得國際大賽并屢屢獲頒音樂節(jié)獎項,如首屆國際大鋼琴青少年比賽大獎、2017年度青年音樂人才獎、及2017年最佳青年音樂家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