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賞:許多著名作曲家在其漫長創作歲月的中后期,都會選擇以室內樂延續創作生涯,并且往往能在室內樂中尋找到新的境界,勃拉姆斯和舒伯特亦是如此。 1891年,年近六旬的勃拉姆斯在訪問邁寧根時,從單簧管演奏家穆菲爾德的演奏中汲取靈感,創作了四首以單簧管為主奏樂器的室內樂,本場音樂會呈現的A小調三重奏即是其中之一。這首三重奏保有勃拉姆斯作品中一以貫之的甜美與憂郁,單簧管的音色更是放大了這樣的情緒。可以說,勃拉姆斯以一己之力大大拓展了單簧管作為獨奏樂器的表現力,而這首單簧管三重奏也代表了勃拉姆斯晚期作品的成熟與高度。舒伯特D小調弦樂四重奏則誕生于作曲家生命中最后的時光,彼時舒伯特已意識到自己健康狀況堪憂,當時的創作也在他作為歌曲大師那些無窮無盡的樂思中融入了陰郁乃至一點點絕望,使得作品呈現出不同以往的豐富內涵。這首四重奏的第二樂章脫胎于作曲家早期的藝術歌曲《死神與少女》,歌曲本身即表達了活潑少女與死神的對抗,暗中相合了舒伯特。——張光楹 樂評人
室內樂音樂會(四) Chamber Music Series IV
曲目單: 亞歷山德羅·羅拉:A大調小提琴與大提琴二重奏,作品BI.243 約翰內斯·勃拉姆斯:A小調單簧管三重奏,作品114 弗蘭茨·舒伯特:D小調第14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作品D 810
藝術家: 亞歷山德羅·羅拉:A大調小提琴與大提琴二重奏,作品BI.243 小提琴:陳猷翔 大提琴:馬玨侖 1.jpg 約翰內斯·勃拉姆斯:A小調單簧管三重奏,作品114 單簧管:劉嶠 大提琴:楊長纓 鋼琴:賀茗
弗蘭茨·舒伯特:D小調第14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作品D 810 小提琴:姜帥、徐文超 中提琴:張建立 大提琴:張集 1.jpg Program: Alessandro ROLLA: Duet for Violin and Violincello in A major, BI.243 Johannes BRAHMS: Clarinet Trio in A minor, Op.114 Franz SCHUBERT: String Quartet No. 14 in D minor “Der Tod und das Mädchen“, D 810
Artists: Alessandro ROLLA: Duet for Violin and Violincello in A major, BI.243 CHEN Youxiang, violin MA Juelun, violincello
Johannes BRAHMS: Clarinet Trio in A minor, Op.114 Colin LIU, clarinet YANG Changying, violoncello HE Ming, piano
Franz SCHUBERT: String Quartet No. 14 in D minor “Der Tod und das Mädchen“, D 810 JIANG Shuai & XU Wenchao, violins ZHANG Jianli, viola ZHANG Ji, violoncello |